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学术成果
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疝修补术的效果比较
时间:2016/2/1
作者:李乐其 勾守建 王伟 申兆伟 王利鸽

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疝修补术的效果比较

李乐其 勾守建 王伟 申兆伟 王利鸽

河南宏力医院 普外科 河南新乡 453400

【摘要】目的 比较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疝修补术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80例股沟疝患者进行本次研究。应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开放疝修补术进行手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疝修补术进行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恢复正常活动时间以及疼痛持续时间。结果 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恢复正常活动时间以及疼痛持续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之间的数据差异较为明显,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span="">结论 腹腔镜疝修补术相对于开放疝修补术来说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恢复正常活动时间以及疼痛持续时间均较少,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腹腔镜疝修补术;开放疝修补术;效果;比较

前言

 腹股沟疝在外科中较为常见,且以男性患者为主,一般需要通过手术对患者进行治疗[1-2]。如患者得不到及时地治疗,会导致其体内部分器官组织出现坏死以及电解质出现混乱甚至会剥夺患者的生命。腹股沟疝是从组织和腹膜壁经过腹股沟缺损的区域到达身体表面,从而形成一个突出物体[3]。就目前而言,在临床中手术是治疗腹股沟疝的主要医疗手段。我院针对此类疾病对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疝修补术的效果展开比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80例股沟疝患者进行本次研究。应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有男性32例,有女性8例,其年龄范围在51~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0.54±3.03岁;病程3~6年,平均病程为4.35±2.05年;斜疝患者35例,直疝患者5例。观察组有男性33例,有女性7例,其年龄范围在53~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1.34±2.98岁;病程2~7年,平均病程为4.67±2.25年;斜疝患者32例,直疝患者8例。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可知,其数据差异较小,即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开放疝修补术进行手术。对患者进行硬膜外麻醉后在相应的位置进行常规切口露出疝囊,采取高危结扎的方法随后把疝囊切除。在患者腹膜约250px×250px的间隙内放入善释D-10聚丙烯并将其铺平,且需把耻骨疏韧带覆盖,超过其腹直肌外缘以及腹横肌腱弓,铺平位置到达髂耻束,把患者的腹横筋膜与中央条进行缝合及固定,接着再对提睾肌进行缝合处理,在腹横筋膜放入150px×100px的平片和腹股沟韧带、耻骨结节以及联合腱进行固定。帮患者重建一个合适大小的外环口,最后对切口逐一缝合,进行常规消毒清理。

观察组采用腹腔镜疝修补术进行手术,让患者采用平卧的姿势,对其进行全身麻醉。对患者进行脐下刺穿后为其制造气腹,随后置入腹腔镜进行探查,仔细探查后于患者的脐内侧的韧带位置把壁层腹膜切开,分离患者腹膜前的间隙,同时需注意保护患者的体内其他器官,将疝囊与膜前间隙游离,随后将膜前间隙进行覆盖,撤出腹腔镜,为患者排净气腹,连续缝合切口,进行常规消毒清洗。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恢复正常活动时间以及疼痛持续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作系统数据分析处理,用()表示计量资料,用t来检验,用x2检验计数资料,如P<0.05 ,表示两组间的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依据表1显示的结果可知,相对而言,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恢复正常活动时间以及疼痛持续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的数据差异明显,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span="">

1 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恢复正常活动时间以及疼痛持续时间

组别

例数

术中出血量(ml)

恢复正常活动时间(d)

疼痛持续时间(d)

对照组

40

48.04±16.41

14.66±4.31

3.36±0.76

观察组

40

36.78±8.78*

7.79±1.87*

2.79±0.37*

t值


1.26

1.07

3.13

P值


<0.05< span="">

<0.05< span="">

<0.05< span="">

3. 讨论

腹股沟疝疾病的临床治疗主要是通过手术对患者腹横肌的薄弱或者缺损的区域进行修补。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手术在医学界一般被称为该疾病的传统手术,其同时也被称为治疗腹股沟疝疾病的“金标准”,传统手术对于该疾病的治疗效果较为理想[4]。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腹腔镜的应用范围随之扩大,腹腔镜疝修补术已成为治疗腹股沟疝疾病的新型手术。新型手术与传统手术的治疗原理一致,均采用补片覆盖患者的薄弱或缺损区域。不同点在于新型手术只需要分离患者体内的重要组织结构,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患者体内器官的损伤程度[5]。传统手术与新型手术相比较,新型手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患者恢复正常活动的时间较短以及伤口持续疼痛的时间少的优点,相对而言,新型手术更值得借鉴及推广。

由此可知,观察组相对对照组而言,其术中出血量、恢复正常活动时间以及疼痛持续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并且两组患者之间的数据差异较大,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总而言之,腹腔镜疝修补术相对于开放疝修补术而言,腹腔镜疝修补术更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应用。< span="">

【参考文献】

[1]王超一.腹腔镜疝修补术与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比较[J].医疗装备,2016,29(04):141.

[2]侯保国,易红成.浅谈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疝修补术的效果比较[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34):81-82.

[3]王赢凯,李斌.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效果对比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6,45(07):842-843.

[4]肖文秋,黄海芸,李仲均.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09):146-147.  

[5]原艳丽,孙忠源.腹腔镜疝修补术与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患儿腹股沟嵌顿疝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工程,2016,24(04):22-23.